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11月19日至23日,2025年广东省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研修班在北京教育学院文兴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的80名党组织书记及18名中小学名书记工作室主持人共计98名骨干学员,齐聚首都北京,完成了一场集政策解读、实践观摩、数字赋能于一体的专题研修之旅。
为期四天的培训精心构建了"政策理论+实践示范+数字赋能+党性锤炼"的四维培养体系,实现了政治站位、履职能力、党建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在政策理论赋能环节,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书记王鸿杰以"基于新领导体制的中小学校党建质量提升"为题,从把准党建定位、聚焦党建要项、优化党建策略进行全维度解析,帮助学员明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边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金喆聚焦党建数字化转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践,为学员讲授新时代党建与管理创新的方法论,其提出的"数字赋能党建闭环管理"理念引发广泛共鸣。
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务书记郑艳秋以"党建引领,数智赋能: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题开展专题讲坛,结合学校数字化党建平台建设实践,详解如何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实现党建工作精准化、高效化管理,其分享的数字化督导、数据决策等案例,呼应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为学员打开了党建与技术融合的新思路 。
实践教学环节亮点纷呈,充分彰显首都党建与教育融合的示范效应。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雷宏以"凝聚党建势能 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办学经验,其构建的"支部建在教研组上、党小组建在备课组上"的扁平化党组织体系,以及"双培养"原则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为学员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在北京市京源学校,学员们实地观摩了"源动力"党建品牌建设成果,详细学习学校"1+5+N"工作模式如何推动党建与五育融合深度发展,其党建文化长廊、党员先锋岗等实体阵地建设,以 “五气” 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五育融合、师德师风、党团队一体化等深度融合,形成可落地、可复制的基层党建范式,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实用有效的借鉴。
党性教育环节庄重深刻,学员们走进中国共产党党史馆开展现场教学,在珍贵史料与沉浸式体验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初心使命,进一步强化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
在本次总结交流活动中,来自七个小组的 7 位学员代表依次登台汇报,结合本次培训所学所悟,深入分享了自身对 “党建巩固提升” 的思考与探索,并围绕 “如何将党建引领切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流程、推动办学质量提质增效” 展开具体阐述,呈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鲜活成果。
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培训部张庆新主任对本次培训成效予以肯定,向各位党组织书记表示祝贺,指出大家通过研修进一步提升了政治站位、强化了履职担当能力、拓宽了党建工作思路;同时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鼓励大家训后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既要当好本次培训成果的 “宣传员”,主动分享经验、辐射带动;更要做好党建实践的 “实践者”,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际举措;还要成为区域教育党建的 “引领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训学员代表表示,此次研修既收获了政策理论的深度解读,又获得了名校党建与数字赋能的双重实践范本。未来将把所学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一方面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党建+数字化"新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数字支撑体系,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此次京粤携手的研修实践,不仅为广东省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更搭建了区域间党建工作交流互鉴的长效平台。参训学员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带着满满的学习成果重返工作岗位,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
文字:窦春晓
摄影:窦春晓 陈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