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30日,为推动塞浦路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中文课堂教学实效,并作为庆祝塞浦路斯大学孔院成立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塞大孔院成功举办了“2024年塞浦路斯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暨教学培训会”。
3月29日上午,塞大孔院中方院长王振先主持了“2024年塞浦路斯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刘彦涛先生、塞浦路斯教育体育青年部高等教育司高级官员Popi Appios博士、塞浦路斯大学语言中心执行主任Fryni Kakoyianni-Doa副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塞大孔院特邀欧洲汉语教学协会会长白乐桑教授、副会长张新生教授和副会长周敏康教授三位资深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塞大孔院外方院长Elena Avgoustidou-Kyriacou女士、孔院全体教师和来自塞浦路斯、卢森堡、罗马尼亚三国的30余名中文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刘彦涛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塞浦路斯都是文明古国,中文是感受中国形象、加强中塞文化交流、推动中塞多领域合作的桥梁。学习中文可以为塞浦路斯人民,尤其是年轻人打开一个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窗口。中文还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塞大孔院已成功运行十年,培养了大批学生,希望孔院能积极推动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塞浦路斯人学中文、用中文,进而促进中塞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凝聚共识,推进文明互鉴。
塞浦路斯教育体育青年部高等教育司官员Popi Appios博士、塞大语言中心执行主任Fryni Kakoyianni-Doa副教授在致辞中感谢了塞大孔院为塞浦路斯中文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并表示将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在塞浦路斯的大学和中小学开展中文教学,使塞浦路斯更多的学生和年轻人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促进中塞两国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
白乐桑教授、张新生教授和周敏康教授分别做了《法国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英国中小学中文课程设置与实施》和《欧洲国家中小学中文教育情况比较分析》的主旨报告。三位教授用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荷兰和葡萄牙等欧洲主要国家中文教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既分析了欧洲各国中文教育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也分享了可供塞浦路斯借鉴的宝贵经验。
白乐桑教授首先通过对比法国过去和现在中文教学的情况,指出中文被越来越多的法国学生当作第二外语来学习,这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法国中文教学的特色,即注重“字”和“词”这两个基本语言单位的教学。他从教材开发、教师培养和教学法应用等方面强调了中文教学要遵循字词“二元论”的重要性;其次,他从法国汉学历史起源及汉语学科化、本土化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法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最后,他通过法国中文教学学科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以及创办的欧洲汉语教学协会,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展望。
张新生教授详细阐述了英国中文教育历史发展,英国是最早将中文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的西欧国家之一,这与华人在英国的发展历史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中文教育在英国迅速发展,这与英国语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政治影响、中英贸易及教育合作(如中英两国教育部共同支持的“中文培优项目”)等息息相关。今后,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中文教育将有较大发展空间,其最大挑战来自于中文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
周敏康教授简要概述了欧洲中小学的中文教学情况,并以德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四个国家进行案例研究。周教授从经济、文化、外交、教育、多语言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中文学习的全球意义。通过了解学习中文的全球意义,教育工作者可以理解将中文纳入欧洲中小学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在大部分的欧洲国家中,中文地位都在不断上升,中文课程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因此国际中文教师们要共同努力,加强欧盟学校的中文教学,促进跨文化理解,为年轻人创造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三位资深专家通过分析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多国中文教学成功案例,为塞浦路斯中文教育政策制定者和一线中文教师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让与会者们不仅能了解欧洲各国中文教学的面貌,还能借鉴吸收其教学成功之处,为塞大孔院探索适合塞浦路斯中文学习者的本土化教学方法指明了道路,也为推进中文进入塞国民教育体系指明了努力方向。
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