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新课标新教研 场景创新 驱动体育教学新突破(现代教育报)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7-05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24-7-2


  今年,北京市启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织特级教师、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开发百余节体育示范课,破解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该项目对“双新单元大集体教研场景育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陆续收官。本报记者走进练兵实训研讨会,体验这种全市协同、跨区域组建专项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开发新模式。

  问题导向 名师组队破解教学新挑战

  跑、跳跃、跨越、滚爬翻……一早,来自通州区运河小学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韩月仓走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小学的操场,执教该校一年级学生进行基本运动技能单元的学习。作为教学资源开发任务的第28课时,韩月仓以“沙包”为主线,将操场分区布置为不同区域,带领同学们在“闯关”完成各类运动技能,最终完成“基本运动技能组合嘉年华”活动,充分展示了指向“双侧、感统”的基本运动技能教学。

  “沙包体现操控性和移动性技能,这节课运用场地和器材的变化来激发孩子兴趣。我们将孩子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各项运动技能揉在教学内容中,以此实现课上课下的能力迁移。”韩月仓说。

  紧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任务,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将“双新单元”作为重要主题之一,并根据新课标课程内容细分为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等多个板块。比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在水平一阶段提出的“基本运动技能”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教学难点,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专门为其设计了28课时的大单元教学。

  当天,30位授课教师和专题班学员教师一同走上操场,现场展示28课时授课以来,凝练形成的单元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并召开研讨会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方案的再度设计。

  平台创新 直播教研让“追课”如追剧

  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学院承担,旨在深入落实“实施学校体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行动”核心任务,提升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和学科育人能力,产出适用于首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资源。

  从今年4月开始,项目组带着不同的专题,走进海淀、朝阳、丰台、大兴、房山等区7所实践基地校的7个班级,讲授不同模块的直播示范课,供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同步在线学习。

  直播教研便于教师更灵活地安排教学工作与专业学习,每节课的直播观看量约为2000人次。“我们希望老师在办公室、操场,打开手机和电脑,就能像追剧一样追课。”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说,“今年是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教师队伍建设年和课程改革年,因此我们将此次项目作为市区体育教师岗位练兵的创新场景。”

  潘建芬介绍,该项目集结了23名北京市特级教师、23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和5名教研员,135名体育教师在135节示范课中接力授课。“每节示范课的录制,都是在经过团队深度研磨、改进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录制,之后再共同完成教学反思和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想让教师们沉浸式体验到优秀教师的好课是怎么做出来的、具体的学情分析有哪些。”

  数字赋能 助力“教”与“学”转变

  示范课上,记者注意到每名学生手腕上都戴着一条绿色的腕带,而腕带采集的心率等数据实时显示在操场旁教研团队手中的平板电脑上。“通过运动心率检测,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课堂变化,助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大兴区魏善庄小学体育教师亢青青认为,参与此次项目让她对水平一学生的动作发展理论,感统理论以及基本运动技能的大单元设计理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

  通过分析百余节示范课监测数据,潘建芬认为,数字赋能体育教学带给项目授课教师最大的启示是在传统的认知中,体育教师往往将精力倾注在“教”上,更多关注教的过程,但以“教”为中心的体育课往往在学生运动参与、练习密度、运动密度等方面的数据表现并不突出。“我想这就提示我们,体育课堂更需要以‘学’为中心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有意义的学服务。”

  据悉,在完成“双新单元”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后,“学生一日体能”主题的150个案例资源,将从今年9月开始陆续推送,以提供给新四、六、八年级学生使用,助力他们更好地迎接体质健康统测。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