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新时代教师需常态化专业化成长(人民政协报)

来源:组宣部 时间:2018-09-26

20180926   人民政协报  8135

日前,第三届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人北京论坛在京举行,主题为“迈向新时代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主办,教育学院所属的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承办。

据悉,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加快建设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北京教育学院的教师职后培养体系和学科建设工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石中英指出,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要完成好这一任务,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外,还需要有较好的社会素养。提升教师社会素养需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培训体系等多方面加以考虑。

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表示,激活教师发展内动力,是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关键所在。她介绍了史家教育集团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群”构建、“群动力”激发,大力倡导“做好教师、办好教育”,层层递进地勾划教师队伍发展方略、方向和方位的生动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建议,应帮助教师端正认识,改革是实现正确育人理念的最佳契机,对教师自己的成长也有益;真正让教师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并且要有制度保障;构建以学科内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让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固定下来;学校教师日常的校本培训是解决问题关键,也是针对教师培训的归宿,最重要的途径是以课例研究为主体的交流和培训。

北京教育学院人才教育研究院培训师研修中心主任余新教授认为,我国教师在职教育未来发展将有5个转向,即:从低效的信息输入向专业的价值产出转变,从理论化课程拼盘向实战性项目设计转变,从培训者的独角戏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集体舞转变,从封闭保守的单打独斗向开放创新的纵横联合转变,从专门的事务性管理和学院式课堂向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学习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在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研研究,通过汇聚和管理教师教学教研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信息和数据、资源,描绘出教师的个性化特征,并实现基于教师实际需求的学习资源智能推荐,真正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周建华等一线实践者交流了学校和区域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经验。(郭帅)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