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学院要闻 首页 > 内网新闻 > 学院要闻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扶贫专题报道:六个“走进”让教育扶贫之路更坚实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时间:2020-10-16

编者按
    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总结验收之年。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教育扶贫协作与支援项目任务,有效提升了受援地参训干部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今天适逢第7个国家扶贫日,学院特推出教育扶贫专题报道:

六个“走进”让教育扶贫之路更坚实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海拔4800米,玉树州杂多县扎青乡,昂闹村小学新建的校舍外格桑花盛开,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3年、40余所偏远地区学校调研、80余份工作报告、30余项玉树教育援建“零的突破”……北京援青教育领队、北京教育学院援青干部王鸿杰站在援青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三年援青行,一生玉树情。为了玉树教育的明天,苦点累点也无怨无悔!”他胸前“对口支援青海先进个人”金质奖章熠熠生辉,心里始终记挂着玉树的教育、玉树的教师和玉树的孩子们。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36.jpg

   “感谢北京教育学院!在这里两年的学习,让我们在个人能力提升、学校行动改进、学校组织架构、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成效!”涞水第三中学校长牛宝存在保定贫困县初中李梅校长工作室交流发言时动情地说。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41.jpg

   一幕幕闪光的缩影,铺就出北京教育学院在教育扶贫路上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脱贫攻坚,既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光荣的责任担当。扶贫必扶智,教育是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提升贫困地区干部教师队伍质量,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更优质的基础教育,是北京教育学院的使命和担当。5年来,在北京市扶贫办、北京市教委的统筹领导下,北京教育学院勇担扶贫重任,承担了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四川、湖北、江西等9省21个市县地区,共计60项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任务,累计培训干部教师达27738人次。学院依托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优势,精心谋划、精准施策、高位推进、高标落实,在教育扶贫中用六个“走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扶贫之路走得实而又实。
    走进北京,“到首都学习去”
    千里疾风万里霞,二连浩特第二中学青年教师银磊望向车窗外渐行渐远的草原,“到首都学习去”,这个念头让他激动不已,“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第一次来北京,能从我们大草原来到首都学习,机会非常难得,真想多学一些、多带一些东西回去。”
    教育扶贫承载着一方孩子的未来,一方教育的期盼。要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先进的理念,体验到科学的模式,掌握到管用的方法,“进京学习”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北京教育学院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大爱情怀积极承担起每一项来京培训任务,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展现首都风采。2015年以来,学院共承担了青海玉树,甘肃,新疆和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四川什邡,湖北十堰,河北保定、雄安、大名等12地4588名干部教师来京开展培训,让更多地区能与首都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45.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48.jpg

   北京教育学院将培训质量当做一切培训工作的生命线。将自身在首都教育人才培养中积淀的“3+1+N”培训体系,成功转化为教育扶贫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让首善标准惠及每一项培训任务。学院全面落实教育扶贫“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深入到各培训班一线,出席参加活动,参与培训授课。研制《北京教育学院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专项工作办公室归口管理,相关职能、业务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51.jpg

    走进需求,“比学员更懂学员”
    “贫困地区的学员自己往往是盲目的,需要我们培训者向前一步,比他们更懂他们自己。”一位培训专家曾这样说。
    培训时间是有限的,培训资源是宝贵的,为了在有限的条件里保证培训实效,就要精准对接培训需求,聚焦需求补齐短板。学院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强调要聚焦需求、精准调研、靶向发力,把扶贫扶到点上。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55.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258.jpg

   在学院承担的甘肃省“临夏州语言骨干推普助力脱贫培训”中,学员均来自甘肃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摸清学员情况,项目团队前期开展广泛调研,深入甘肃临夏州、甘南州学员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利用座谈、听课等形式多方面收集资料,深入了解学员的语言水平、教学水平和培训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完善培训方案,做好前期师资、课表、住宿、教室、用餐等准备。根据前期调研,项目团队精确对接学员的参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形成培训方案。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学员的饮食和住宿习惯,后勤管理处特意开设民族餐厅,精心进行住宿分配,令少数民族学员们感叹不已。“国家对我们的政策太好了,我们要为新疆美好的明天,为祖国的富强,为民族的团结,为教育的振兴,在新疆和田坚守下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01.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04.jpg

   走进名校,“靠近专家才能成为专家”
   “名校访学、团队学习、同课异构、微格教学……从这些先进的学习方式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从专家身上学到了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理念。”学员们纷纷畅谈着在名校十余天来“沉浸式”“体验式”“伴随式”的学习感受。
    北京教育学院正努力打造成为教师教育的高地,成为好教师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成为教育家风采展示的舞台,成为首都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口。通过卓有成效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设计,不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让受援地区真正受益,是学院教育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07.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11.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14.jpg

   学院各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在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名校访学、团队学习、同课异构等方式安排学员走进名校、走近名师,让受援地学员们能够深度参与到校长讲座、名师座谈、名校教学研讨等真实的教学教研场景中,帮助学员全方位接触、了解、学习,既能获得知识的给养和思维的启迪,也能收获理念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走近名家名校,更多首都名校与贫困地区学校建成“手拉手学校”, 北京名师与贫困地区教师结成“师带徒”关系,从培训层面构建起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18.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21.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24.jpg

   走进现场,“名师来到我家门口”
   “来自首都的专家名师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我们家门口,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老师、学生受益都很大,尤其是面对新高考和核心素养方面培养的落实。北京的送教专家在理念上、方向上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指导,也在课堂上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示范。”河北省大名三中的老师如是说。
    深度贫困地区大凉山深处,有学院专家团队的身影;平均海拔4200的“生命禁区”,有学院扶贫干部的足迹;国家级贫困县乡村学校的讲台前,有送教教师的智慧分享。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28.jpg

   把首都的教育温暖送达到祖国最需要的“末梢”。北京教育学院在送教工作中依然突出一个“准”字,立足送教需求,围绕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核心素养培养的热点问题、教学实践的难点问题设计送教内容,开展“组团式”送教。送教活动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泛。学院经常开展的学科讲座、做示范课、同课异构、专家点评、互动交流、一课一研、实地调研、考察座谈等学习形式广受学员欢迎。在培训送教中输出的理念、知识、技能、情感在学员心中植根发芽,更在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生发长大。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36.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39.jpg

   培训管理办公室为保证每一次送教任务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将送教行前会和带队送教作为规定动作。通过行前会,传达工作精神,统一教师思想,绷紧作风优良的弦。2018-2020年,共组织北京市区幼小初高四个学段的94位名优教师,赴河北、江西、内蒙、宁夏等13个市县地区开展送教。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42.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45.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47.jpg

   5年以来,学院先后组织幼小初高四个学段的近20个学科132位北京名优教师深入内蒙古、河北、江西等4省15市(地区)开展示范讲学活动,受援地区直接参与人员达22529人次,直接促进了当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走进网络,“教育扶贫云担当”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北京市教育扶贫‘云直播’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教育扶贫,能够把自己平时高三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兴安盟的老师们进行云端交流,为决胜全面小康、补齐教育短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也是一名特级教师应尽的责任和担当。”特级教师蔡碧红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提出“抗疫扶贫两不误”。为此,北京市教委及时调整教育扶贫培训策略,设计上线了北京市教育扶贫直播“云课堂”,北京教育学院也开启了线上教育扶贫的探索和实践,鼓励教师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并尝试开展在线远程教学、远程教研。各项目团队在实践中不懈求索,充分发掘线上学习平台的技术优势,共同推动了在新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各要素的有机联结,促进了扶贫需求与学习效果间更有效的对接和转化,实现了在新业态新基建条件下,教育扶贫培训在“云端”的有序有效开展。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51.jpg

   在线上扶贫培训中,学院特别强调培训本身的辐射效应,让培训效能产生裂变,让培训成果真正惠及到学生。2至8月,高级研修中心项目团队面向河北保定贫困县系列名校长工作室等8个扶贫项目共1115名学员进行线上直播培训,先后共举行130场直播,涉及建档立卡学生数13729人,同时培训辐射人数28000余人。根据满意度测评,每场直播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在开展线上教育扶贫过程中,提炼形成了“八度”直播模式,得到学员、委托方的高度认可。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54.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357.jpg

   走进心灵,“智志双扶、铸师强魂”
    “实在是太心潮澎湃了,太激动了。从来没想到这样的场面会真的出现在我面前。学校里也有升旗仪式,但是和这个不一样,我回去要给学生们好好讲讲我的感受。”谈起到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寄小班主任开周才吉来难掩心中的喜悦。
    北京教育学院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智志双扶”,在“强能力”的同时“扶信心”,在抓好专业引领的同时抓牢政治引领。在理论学习、综合实践的基础上,各项目团队安排专门环节,带领学员走进国博、景山、京师大学堂、五四广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把学习历史与感悟新时代结合起来,有的还专门组织全体参训学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亲身感受祖国的强大,进一步加强学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员们的家国情怀和综合素养。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400.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403.jpg

   在工作中,学院以培训“用心”,让扶贫“走心”。以教育扶贫为纽带,学院各职能部门、各项目团队与各受援地和学员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新疆喀什麦盖提县三中的青年物理教师肉孜·库尔班是我院新疆班的学员。听说他不幸得了晚期尿毒症,急需肾移植,北京教育学院师生为他四处奔走,不仅帮他住进了309医院,成功接受了换肾手术,还帮他协调转院解决报销问题。肉孜说,“母校北京教育学院是我在北京唯一的‘亲人’,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金秋十月,新疆寄来了特产皮亚曼石榴,“我们永远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被玉树乡村教师培训班学员们亲切地称为“罗布白夏(意指至爱的珍宝)”的指导教师程张(去世)说,“学员们来学习很不容易,只有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和他们做朋友,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406.jpg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409.jpg

   5年来,北京教育学院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深耕细作、求实创新、硕果累累,并持续在培训中完善培训,通过扶贫工作树立起一批典范,打造成一批品牌。“四精”模式助力教育扶贫系统设计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SPIS模式被推选入围“国培计划”十周年培训实践典型案例;“八度”直播模式在北京市教育扶贫大会上做经验交流。
    北京市教委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处处长王力志对学院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北京市教育扶贫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在工作中体现了‘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培训、成效显著、广泛认可’五个特点。学院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受援地干部教师提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激发了当地的教育潜能和活力。”

微信图片_20201019085412.jpg

   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北京教育学院通过扶贫培训,在开阔贫困地区干部教师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启迪智慧、促进当地教育优质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致力于改变贫困地区教育面貌,让更多的老师成为更好的老师,让更多的校长成为更好的校长,让更多的学校成为更好的学校,让基础教育成为中国梦的最大支持。”
    五载扶贫路,万里育人情。北京教育学院用初心与使命丈量的教育扶贫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坚实。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