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学院文件 首页 > 学院文件

中共北京教育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北京教育党校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京教院党发〔2023〕31号)

供稿: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 时间:2023-12-29

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

  经学院四届党委常委会第3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关于加强新时代北京教育党校建设的若干措施》印发实施。

  中共北京教育学院委员会    

  2023年12月29日         

  关于加强新时代北京教育党校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相关规划要求,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遵循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助力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新时代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强新时代北京教育党校建设,提出如下措施。

  一、聚焦为党育才,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水平

  1.突出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为关键,教育引导学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教育引导学员牢记“国之大者”,心系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引导学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和狠抓落实本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2.完善分类分级分岗培训体系。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发挥教育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更好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重点面向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领导干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人员、中层干部,举办专题培训、集中轮训、任职资格培训、履职能力培训,承办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委托培训等,持续打造“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联动、主体班次与专题班次统筹、党性修养与专业素养并重、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协同、走出去与请进来互促”的分类分级、全面覆盖培训体系。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科学选用理论讲授、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现场体验、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工作复盘、对话访谈、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行结构化研讨、行动学习等研究式学习,着力增强培训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着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3.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完善需求调研机制、培训计划生成机制与培训方案论证机制。健全市区协同的涵盖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师资、特色案例等在内的教育党校资源库。深入推进“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加强“一师一优课”、精品课程、品牌项目的培育展示推介,完善覆盖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督导、激励约束的全流程制度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学员管理,严格培训纪律,统筹协同市区两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学时管理,持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中共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教育特点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党的建设”学科,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做好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大众化传播,提升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理阐释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符合学术特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推动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在基础教育党建领域的融通转化。充分发挥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建设成果对教育党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市级引领开发、区级自主开发、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联合开发等多种途径,深化学科建设教材建设集体研讨机制,优化学科框架,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满足新时代首都教育干部培训需求。

  二、突出为党献策,增强决策咨询能力

  5.把准决策咨询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为重点,着力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双减”工作、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评审创建中小学校先进党组织、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事关首都基础教育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高品质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

  6.找准党建研究方向。充分发挥重要智库作用,围绕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策部署,聚焦基础教育党建热点难点关键问题,建立健全调查研究长效机制,注重形成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创新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提高基础教育党的建设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7.完善特色研究模式。广泛征集研究选题,开展精准化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及时运用研究成果咨政建言,为首都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拓宽资源数据共享渠道,畅通信息流动,持续强化教育党校研究与市区教育政策制定的契合度,以高质量党建研究助力市区教育重要政策出台。推动研训一体,挖掘学员资源优势,加强与学员间的合作研究。

  8.健全研究支持体系。健全理论学习研讨机制,加强教育党校系统干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交流平台建设。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开展前瞻性、挑战性、引领性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建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加大研究骨干力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市区两级教育党校教师研究能力。举办全国性基础教育党建理论创新研讨会、市级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会、市区两级教育党校工作成果交流会。完善干部教师论著发表出版资助机制,借助相关期刊媒体推动首都基础教育党建理论创新成果的发表,依托研修项目、重大课题,加大研究论著的出版力度,助力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持续提升。

  9.推动研究成果形成与转化。培育科研工作专业力量,健全市区联动、区际联合的课题研究机制,分类指导重大课题、一般课题,严格课题过程管理和结项标准,促进生成更具理论指导力和实践引领力的研究成果。完善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机制,健全科研成果发布推介机制,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贡献度,持续推动研究成果在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实践中的应用转化。

  三、坚持质量立校,按照首善标准办学

  10.健全治理体系。成立北京教育党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教育党校系统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坚持院校融合,深化一体发展,积极传承北京教育学院70周年光荣传统,扎实落实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相关部署,持续优化教育党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持续深化所属机构和二级学院的职能分工、工作协同和内涵建设,实现统筹管理、教学、研究、宣传等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协调运行。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及时向区级教育党校传达党中央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适时开展调研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工作建议,总结、宣传、推广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

  11.夯实人才基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队伍建设标准,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和“名师工程”,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多学科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充实优化所属系室和管理部门的队伍规模、结构和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统筹、行政与学术兼顾”原则,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理论阐释和实践指导的党政领导干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先进典型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完善市区共享的干部教育培训专家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一定规模,结构持续优化,更好实现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接续实施区级教育党校干部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系统开展培训辅导、课题引导和实践指导。探索多途径交流挂职机制,通过到市区党校、中小学校挂职、到高校访学等方式,为市区两级教育党校干部教师提供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积极推动党校干部教师出访交流研学,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履职本领。

  12.优化阵地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厉行节约、以人为本理念,整体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保障效能。建好用好校史长廊,开展具有教育党校特色、突出党性教育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持续加强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党性教育基地和党建特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

  13.提升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探索建设在线教学专用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支持在线备课、教学准备、课堂互动、在线检测、效果分析、训后追踪等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线上分享、教学活动在线开展、学员在线实时沟通、学员学习情况全程了解。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融合课堂”,创新网络化、智能化、沉浸式教学方式,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丰富完善市区教育党校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加强教学数据和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智能化、学员管理信息化、培训证书电子化。

  14.深化市区共建。充分发挥北京教育党校统筹协调与业务指导职能,健全全市教育党校校长工作会议制度和服务联系制度,加强对区级教育党校工作指导调研,深入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健全完善市区教育党校教育科研合作平台、智库联盟等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市区教育党校的战略合作,通过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指导、中小学校先进党组织创建指导、党建课题研究指导、党建品牌培育指导、中小学校领导人员任职资格培训实施、书记校长工作室(工作坊)建设等一系列专项合作,充分发挥北京教育党校的龙头引领作用。

  15.增进合作交流。加强与党政机关、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事业党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高端智库资源优势,构建具有教育党校特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探索与党媒合作,创新“党媒讲党课”方式,讲好“首都基础教育党建故事”。推进与兄弟省市教育党校和相关专业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共享先进的党校培训、研究的理念和经验。充分发挥首都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紧密结合对口支援地区实际需求,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帮扶任务,提升教育帮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积极参与教育部和省市“国培计划”项目有序申报与有效实施,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首都贡献。

  四、坚持从严治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6.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前进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到教育党校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党校姓党成为行动自觉,持续强化学术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情与下情相结合、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的办学治校原则。

  17.坚持严字当头。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压实从严治校的政治责任,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严格校规校纪,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教与学两个环节,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保障和促进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确保各项培训、研究、调研、会议等不发生涉意识形态问题。

  18.完善监督评价。教育党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汇报,加强对党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把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各相关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研制评价标准,定期对区级教育党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联合调研、检查评估,并予以反馈指导。主动回应、认真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并做出及时调整优化。

  19.抓好责任落实。持续完善市区联动、区际互动、协调协同的工作格局。教育党校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有关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评估有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所属各相关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计划,细化方案,切实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京教院党发〔2023〕31号.docx
c6c36de125e28183f24508b8cac89a13.docx (39.38 KB)
京教院党发〔2023〕31号.pdf
0dd52441075aa68d8bf148d791a288f0.pdf (411.74 KB)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