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政办公室 时间:2024-09-04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刚刚我们度过了一个繁忙而充实的暑期。假期里,我们组织了北京市义务教育新教材使用的专题培训,开展了新课改暑期特级教师工作坊,为北京市四区新任教师开展集中培训。举办了西城区市级骨干教师“跃升”研修项目开班,同时,我们还举办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启动了中轴路校区施工改造。很多部门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为秋季学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在开学第一天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就是要释放擂鼓奋进、真抓实干的积极信号。按照会议安排,首先由我通报上半年学院工作的完成情况,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下面,我主要讲三方面内容。
一、春季学期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绩
春季学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持续推动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加强党对学院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年”任务,有效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全院上下齐心、积极作为,学院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巩固,教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更加高涨,一流教育院校建设根基更加坚实。成绩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理论武装,配强中层干部,锤炼能力本领,持续正风肃纪,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考核被市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等次,学院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提高的新路径、新方法,研制出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五大工程”实施方案,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教育干部学院党总支获批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教育干部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心理教育系党支部、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体育系党支部获批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实现了市级层面高校党建“双创”的新突破。优化调整机构设置,北京教育党校办公室与北京教育学院党政办公室合署办公,强化院级对“院校一体”融合发展的工作统筹。挂牌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构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育人格局。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完成第一批6名中层干部选任,其中4名新提任的中层副职,平均年龄为40岁。梳理重点关注岗位,统筹推动4名干部交流轮岗。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干部队伍更有活力。
二是立德树人实绩持续提升。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培训支撑首都教育综合改革,上半年,累计开展15类市级干部教师培训项目,组建教学班306个,6610名干部教师参加培训。我们关注学前托育延伸改革,落实《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精心组织幼儿园托班教师市级培训,进一步提升托班教师的保育教育能力和工作水平。我们关注青少年健康素养,助力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改革,设计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放项目,产出了一批生动立体、全方位呈现“双新单元”练兵实训活动的育人成果。我们关注中高考改革,坚持素养立意,开展全市骨干教师考试评价能力提升培训班,着力提升教师在教育测量与考试评价方面的能力,推动“教考招评训一体化”发展。我们关注统编教材“焕新”,举办新教材市级专题培训,帮助教师适应新课改要求,充分理解和掌握三科统编新教材使用,着力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我们关注“大思政”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研制出台《北京教育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举办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同志充分肯定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指出:“望北京教育学院发挥特长,在高质量‘大思政课’、形成北京品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关注数字赋能教育,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举办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我们关注校园安全,聚焦学生欺凌防治重难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与知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展开对话,系统深入探索应对之策。同时,我们成功举办第八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第四届“子曰”传统文化教育讲坛,为各区搭建共学、共研的平台。
三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质效显著。服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重点加强对雄安地区教育培训的需求对接,在雄安挂牌“北京教育学院雄安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发挥学院优质培训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学院承担的市级培训主体班次向雄安新区干部教师全部开放,首批15位学员已经随班开始学习。组织名师送教“建三援四”学校,开展了雄安地区700余名新教师暑期培训,积极促进雄安地区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持续支持副中心建设,深化通州干部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继续举办通州名校长(园长)、名师工作室,开办通州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打造通州区中小幼“头雁”队伍,推动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教育支援合作,于英杰同志高度肯定学院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507期)上批示,希望学院继续做好教育支援合作培训,进一步加强培训针对性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四是学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强化学术委员会功能,规范有序完成第九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院科研工作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组织各类课题申报,获批纵向课题9项,审批立项院级课题30项,其中“教育家精神融入首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确定为市级优先关注课题。目前在研的市级优先关注课题还包括:“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跟踪研究”和“首都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研究”。期刊学术影响力继续提高,两刊在“2023年度北京地区报纸期刊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中考核再获优秀,《教师发展研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教育学最受欢迎期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质量进步社科期刊”。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连续突破。持续优化学院人才队伍结构,立足岗位需求,探索多元引才模式,上半年公开招聘录用20人,覆盖应届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优培计划、人才引进等各类群体。截至目前,专任教师队伍占教职工比例达到59.3%(距离“十四五”时期规划目标还差0.7%),专任教师博士比达到52.9%。积极推进教职工专业发展,支持教师参加境内外访学和学历进修,组织中青年教师赴日本、塞浦路斯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深化绩效考核评价,推动改革向二级学院、一线教师延伸,充分体现业绩和贡献,合理拉开档次,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积极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围绕学院四大主干学科,依托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西城分园,积极申报2024年博士后流动站分站,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
六是学院内涵建设持续深化。聚焦服务学员、服务一线教师、服务教学科研和服务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培训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双提升”行动。我们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抓学习、抓服务、抓管理、抓落实,深化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规范教学秩序、创建“一师一优课”的课程品牌、开设了院长信箱和热线电话、拓展了企业微信应用模块、制定发放“工具箱”“流程图”,力争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工作成果已经有了初步进展。
同时,我们认真履行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代管职责,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教师培训服务与人事人才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完成政工师、全国最美教师选树宣传、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700余人次人才表彰和职称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了3万余人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和近2万人次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春季学期的发展成绩可圈可点,是大家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院党委再次向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以赴做好秋季学期各项工作。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清新学期工作思路
今年是教育大年,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了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上周五(8月30日),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和措施。近期,还要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举行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抓好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我们要结合学院职能定位和改革发展实际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24〕15号),《意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意见提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份文件是自2018年之后,中央又一份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磅文件,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重要。我们也做了初步学习,文件中提出:
“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
“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为幼儿园、小学重点培养本科层及以上层次教师,中学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以研究生层次为主。”
“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强化学科素养提升。加强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训”
“强化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体系。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推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等等,对我们做好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在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形势背景下,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回教育干教育,就必须把握好“首都教育,教院何为”的方向问题。在推进思路上,我们将贯彻落实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学院对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我们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紧扣教育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以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将各项工作置于推动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当前,首都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是学龄人口数量的显著增加。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二孩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数量迎来了高峰,这一高峰已经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并将继续向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蔓延。这种排浪式的学龄人口变化给全市的教育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过去的五年以及未来的十至十五年里,全市的教育资源都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使得通过增量来满足教育规模扩张的需求变得愈发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新的增长动力又在哪里呢?答案在于:一方面是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另一方面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市基础教育阶段19.1万名教师,是实现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力量。这19.1万名教师都是我们的培训对象,如何通过我们的培训,影响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进而使我们22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受益,这正是我们北京教育学院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服务首都教育的支撑点。为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学院服务首都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
二是进一步锚定学院发展定位,凸显学院在教师培训领域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其中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建院七十年来,学院聚精会神办教育,专心致志做培训,我们定位自己是教师教育的专门学院,是教师教育的专业力量。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教师培训学院,我们和其他教师培训机构的与众不同在哪里?我们的独特优势又是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我们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我认为,关键在于“高质量和专业化。”近几年,我们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培训体系,规范教学秩序,不断加强培训课程建设、品牌建设和团队建设,深化四大主干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等,都是学院的根本性建设,是学院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北京教育学院在教师培训领域立得住、站得稳、走得好的关键所在。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学院办学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大学院资源整合和统筹力度,坚持院校一体,融合发展,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聚焦主责主业,加大人才队伍、培训教学、科研支撑、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培训质量与管理服务水平双提升。以高水平的培训和科研成果、教职工和学员的满意度、教师发展提升和首都教育综合改革参与度作为评估改革实效依据,让改革成果惠及教职工,服务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秋季学期重点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我们是“师者之师”,理应要有更高的标准。讲政治、严师德、强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要求。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落实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一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责任体系,将师德师风纳入学院教师职业成长和学院管理的全链条,师德表现作为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考察内容。对师德失范行为要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和惩戒力度。二是教育引导教师自律自强,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行为准则,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师德涵养中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助力首都新质教师队伍培育,按照市教育两委工作部署,三位一体推进教师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育人能力提升。《意见》要求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我们作为培训机构,怎么落实相关要求?课程如何开发?资源如何统筹?实效如何保证?这些都需要我们创新师德培养方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引导干部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统筹院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教育党校一体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教育党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构建院校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流程,形成院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强基础教育党校的市级统筹,持续发挥北京教育党校品牌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构建市区教育党校协同创新共同体,总结梳理好45年普教系统干训事业发展成就,指导各区教育党校开展党建培训、研究和品牌创建。
(三)推动培训供给侧改革。我们需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教师培训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教育部启动实施“国优计划”,组织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京高水平大学不断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工作力度,社会力量、专业机构也进入教师培训市场,教师培训供给日趋多元,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同时,教师学历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负担过重、职业倦怠、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也亟需提升培训的精准性来破解。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也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对培训转型升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培训供给?怎样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和助力?我们给出的答案是:高质量和专业化。教师培训的标准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要高质量、专业化,培训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管理与实施、项目团队建设也要实现高质量、专业化。一是要准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纵观学院70多年发展的历程,我们的培训紧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核心问题,学院发展就会顺利,否则就会走弯路甚至停滞不前。教育学院立得住、走得稳、过得好,就必须紧紧贴近首都教育改革发展脉搏,牢牢把握服务干部教师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的职责使命。要主动对接,向前一步,思考研究我们能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什么?而不是等着派任务,送任务。二是要精准洞察教师培训需求,扎实开展教师培训状况调研,精准把握教师和学校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培训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度,为研制下一阶段学院规划打好基础。三是要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深入研究教师成长规律、教师培训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探索适应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确保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构建多元培训平台,持续做好教师学习网建设,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加强与高校、区级教研中心和相关企业的交流协作,促进资源共享。
应对学龄人口排浪式冲击各学段的挑战,市教委提出:打破学段壁垒,研究不同学段教师打通使用机制。(通过一定学时的培训,让不同学段教师能流动起来,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我们要结合实际需求,创新培训设计,强化培训内容的整体设计与资源配置,确保学段间的协调与衔接,持续做好与相关职能处室的沟通,研提切实可行的跨学段教师培训方案。
(四)持续深化培训专业化建设。下半年,我们还有一系列重要培训任务,包括教育改革特色专题培训、卓越校长教师、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名师培养等新增延续培训项目14个,计265个班级,约5600名学员。启动经开区干部教师培训,密云区的“领航计划”。组织实施2024年“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和面向青海省、四川、河北等地的支援合作项目。请大家予以高度关注。在培训专业化建设方面,再次强调的是,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有好的课程才会有好的培训,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还是继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聚焦教育改革形势和教师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鼓励跨学科交叉创生,推进“五育融合”。推动集体备课,凝练品牌团队。做好特色优质课程固化,持续推进“一师一优课”录制,做好资源推广。二是加强品牌项目培育,上周我们组织了本学年的教学研讨会,主题聚焦于新时代的教师培训品牌建设。教务处已出台品牌培训建设方案,各二级学院也组织团队就如何落实该方案、推进学院培训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形成了良好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持续发力,将提升学院品牌建设作为完善高质量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持续推进。三是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持续加强对各类培训项目课堂授课、教学管理、结业验收的跟踪与检查。完成教学质量评价,客观准确反映教学情况和培训效果。
(五)不断激发办学活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推进“教职工之家”建设,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搭建教职工交流学习和成长平台。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内(外)退休教授聘用机制,扎实完成内训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探索完善教师聘期考核任务制度。推进教授工作室建设,发挥教授学术引领力、影响力和领导力,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学院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六)强化保障条件建设。继续深化“双提升”行动,在现有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院级层面工作调度,形成教职工可感可及的实施清单,增进教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继续推动合作培训规范发展,坚持管办分离,进一步明确职责边界,制定科学的绩效目标,构建合理的办学机制,释放出合作培训发展新活力,有效弥补学院自筹经费缺口,有力服务保障学院事业发展,持续彰显学院的影响力和引领力。继续优化办学条件。安全有序完成中轴路校区施工改造。科学编制2025年预算,创新资金筹措机制,重点支持实验室、多功能厅、学员公寓改造升级。持续抓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切实加强食堂、物业监管,保障后勤安全与服务质量。
最后,强调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近期的两项工作。一是要积极配合好市委巡视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深刻认识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接受政治体检,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以改促建,高质量完成接受巡视的任务。二是要办好教师节庆祝活动,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要围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主题,做好庆祝活动的组织策划,做好优秀教职工表彰,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确保教职工度过一个富有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的节日。
同志们,金秋开学季,扬帆正当时。
新的学年已经开启,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教育两委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勇担当,在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