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情况通报 首页 > 情况通报

张永凯同志在北京教育学院建院七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致辞(2023年第10期)

供稿:党政办公室 时间:2023-10-2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北京最美好的季节,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教育学院建院七十周年。我谨代表北京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向莅临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学院的老领导、老同志、校友们、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北京教育学院诞生于新中国教育事业初创之际,发展于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浪潮之中,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两次重组与深度融合。70年来,学院始终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使命,扎根京华教育沃土,专心致志深耕教师培训事业,助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70年来,学院培训的几十万名学员遍布祖国各地,扎根在教育一线,奋斗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主战场上。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磨砺出鲜明的办学特色,传承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十载春风化雨、弦歌不辍,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向阳而生。七十年来,北京教育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遵循教育规律,践行育人初心,不断推动培训体系创新,提升育人能力水平。进入新时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院校一体”融合发展,健全教育党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高质量开展教育党建研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七十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蓬勃向上。

  ——七十载渊源续接,薪火相传,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相依共荣。七十年来,北京教育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面向首都,率先开启教师进修探索,从建院之初“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到改革开放后,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助力干部教师业务素质快速提升。进入新世纪,先后实施“绿色耕耘”“春风化雨”“协同创新学校计划”等培训品牌项目,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进新时代,积极参与推动“双减政策”“课程改革”工作部署落地落实,精心打造“骨干教师高研班”“卓越教师涵养”等示范项目,组织实施干部教师“全员实训”,以精准培训助力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辐射全国,作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基地,积极承担 “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完成对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援培任务;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举办系列高端论坛、开展名师培训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团队送教,以首善标准促进优质培训资源辐射京津冀。走向世界,我们高质量办好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策划组织三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以开放合作架起了教育国际交流互鉴的桥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七十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服务首都发展和国家大局中找准定位,才能确保事业欣欣向荣。

  ——七十载风雨无阻,砥砺前行,我们始终坚持扎根实践,守正创新。七十年来,北京教育学院始终坚持扎根京华大地,深入基层学校、深入教学一线、融入干部教师队伍,在培训实践中研究培训规律,通过培训研究创新培训实践。坚持“研训一体”,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干部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形成从新任、优秀到名师、卓越的梯次培训平台,全周期服务干部教师专业成长。学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探索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职后教师教育学科群”,稳步推进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准确把握教师培训的底层逻辑、核心要素和实践路径,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务实笃行、求实创新。七十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扎根教学实践,把握教育特性,遵循发展规律,才能确保事业根深叶茂。

  ——七十载凝心聚力,赓续奋进,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强教,固本强基。七十年来,北京教育学院努力构建“顶天立地”的人才发展格局,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我们坚持引育并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了一批批支撑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我们坚持实践导向,以高质量培训项目为依托,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实践基地为平台,培养了一批批扎根基层,带动干部教师发展的专业骨干。我们积极搭建发展平台,为优秀校长教师著书立说,257本《北京教育丛书》,4000余万字的宝贵资料,让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在首都教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是一代代教院人的躬耕奉献,共同铸就了学院七十年事业发展的辉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七十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才能确保事业发展本固枝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友们、老师们!

  回首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北京教育学院走过的道路,是与首都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奋进之路!是一代代教院人守正创新、不断探索的实践之路!是人才辈出、桃李天下的育人之路!是办好人民满意首都教育的奉献之路!教育学院七十年沉淀的办学经验,必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中不断传承、丰富,在勇担强师重任的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升华!

  展望未来,我们正处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作支撑,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作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将扛使命之责,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基固本。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把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各类培训项目,为首都教育培养更多“大先生”。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任务,坚守主责主业,聚精会神办教育,专心致志做培训,努力回答好“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以高质量培训助推干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以培训实效不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

  ——我们将应时代之需,主动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胸怀“国之大者”,树牢首善意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师培训的生命线,充分发挥学院七十年积累的办学优势,主动融入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参与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聚焦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扎根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时代教师培训理论问题和实施路径,在培训实践中激发新能动,通过培训,将教育政策有效转化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遵立教之本,不断探索完善高质量培训体系。按照“高端、示范、引领”的标准不断探索优化高质量培训体系,全周期服务干部教师专业成长。完善高质量教学体系,建立精准规范专业的项目管理机制,打造精品培训课程,强化培训模式创新,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持续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市区校三级联动,强化学院在全市干部教师培训中的统筹引领作用,促进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共同发展。加强全市教师培训资源整合运用,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形成服务教师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蓄发展之势,提升内涵建设的创新品质。扎实推进“优教优才”发展工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精准引进具有学术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努力建设一支高度认同教育培训事业价值,具有专业情怀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师者之师”。坚持“研训一体”,加强与兄弟单位和优质学校合作,高水平建设一批培训教学实践基地。发挥学科创新平台和非实体性学术研究平台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培训提供科研支撑。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办好“北京教师学习网”,努力打造数字教育培训的新场景、新赛道。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校友们、老师们,

  躬耕教师培训七十载,奋进教育强国新征程!北京教育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两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首善标准,勇担强师使命,向着建设“首都特色鲜明、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影响广泛的以一流教师继续教育著称的高等学校”,阔步前行,再建新功!

  谢谢大家!
 

第10期(2023年).docx
26aa14c1c20c1ecadd1f09eb5b188fe7.docx (25.50 KB)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