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党政办公室 时间:2015-09-16
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从严从实开拓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学院2015年暑期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杨公鼎
(2015年9月6日)
同志们:
寒暑假召开中干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分析形势凝聚共识,集中智慧谋划发展,切实明确方向、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做好新学期的工作部署。
两天的会议内容丰富、成效显著。陶西平同志以系统的理论、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数据、开放前瞻的视角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开阔视野的世界教师教育之旅。甄小英教授的报告,理论性强,内涵丰富,让我们对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何院长总结了2015年上半年的工作,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与工作思路,重点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部署。
2015年,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院创新发展的奋进之年。过去的一学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实施改革的压力与获得的实际成效同现。在市委、市政府和两委领导下,学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胸怀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对教育改革的担当,对自身发展的期盼,紧紧围绕服务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局,依照年初党政工作要点的五项总体要求,认真谋划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聚焦主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上半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大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就学院自身来说,也有许多显著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院新老班子进行了交接。去年底以来,共有5位领导班子成员因为年龄原因,退出了领导岗位,几位老同志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了学院工作“不断档”、发展“不断线”。
二是市委、两委领导对学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两委领导分别来院调研指导工作,肯定了学院的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学院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三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取得新实效。学院在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讲述“学院好故事”,寻找“身边好党员、好同事”活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是围绕以“首善标准”开展高端化、国际化培训的新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学院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迈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步伐。比如,启动了新任教师培训,成立了初等教育学院,拓展了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加大了国际资源引进力度等。以章程建设为契机,从制度建设、科研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总体来讲,上半年的工作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以补充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印发给各位。这个要点是经过领导班子研究,经党委会同意提交会议讨论的,会后将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再做进一步修改。各部门要依据正式下发的补充工作要点,尽快制定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圆满完成。
通过研判形势、深入调研,我们初步确立了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思路,何院长已经在多种场合向上级做了汇报,并在学院不同范围内予以阐述。我认为经过一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越来越聚焦,改革的突破口与发展的增长点越来越清晰,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越来越务实管用。可以说,“坚持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改进发展服务,为教育综合改革服务”的发展方向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学员需求为中心,以深入学校实践为根基,以学员工作改进为目标”的发展原则已经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初步共识。
会议用半天的时间开展分组讨论,大家围绕下半年工作补充要点,围绕全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如何推进学院的创新发展,围绕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如何加强学院干部队伍建设,主动深入思考,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各组分别做了汇报交流,请院办汇总讨论成果,适时向党委会做一次汇报。
下学期,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改革攻坚的任务依旧繁重,如何在思想认识上、能力建设上、行动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事关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容忽视。因此,借这次中干会,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我想谈以下几点要求:
一、认清形势,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学院发展的紧迫感
(一)认清学院发展的外部形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育改革,培训先行。没有教师的转变,教育改革就有可能达不到目的。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基本实践途径,是教育改革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首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作为以校长教师培训事业为使命的市属高校,如何围绕新形势,适应新常态,立足新需求,服务新发展,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都基础教育奠基石”,真正不负期盼、不辱使命为“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教师队伍”贡献力量,是我们必须并且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观大势,方能谋大事”。回答这样一个命题,分析研判当前的外部形势,显得尤为重要。
认清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去年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元年,首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紧紧围绕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两大任务,打出横向联合、纵深推进的一整套有力的“组合拳”,构建了 “北京教育新地图”。今年,又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年,是体制障碍“破冰”、瓶颈问题“破解”、创新举措“破土”的关键一年。围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相继启动了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确立了回归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重视实际获得、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价值追求。巨大的改革步伐、空前的改革力度,重塑的价值追求给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更为教育学院的使命担当与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清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使得“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对首都高等教育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质量;落实好高校党建责任,坚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学院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启动实施,也让首都高等教育不得不思考“如何着眼于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服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树立学院发展的危机意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是我们党成功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的重要保证与成功经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彰显着其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就容易失去清醒的头脑,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就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因此,面对当前的外部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学院发展的危机意识,要深入思考我们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与兄弟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差异和差距又有哪些?
据我了解,在近两年的中干会上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要树立危机意识了,为什么今天还要再次强调呢?我来学院到现在快一年了,通过这几个月的接触和了解,我感觉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教师队伍中,危机意识不是很强。有的干部教师依然自我感觉比较良好,有些人对学院目前存在的差距、对其他兄弟院校、培训机构的发展变化不是很了解,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是危机意识不够的表现。目前,学院自身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自觉警醒,冷静分析。
距离“首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两委对于教育学院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重视的,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两委指出了学院发展与“首善标准”之间的差距,指出了学院在高端化、国际化培训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线联平主任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更新观念、突出重点、积极创新、提升贡献率,在资源布局、队伍建设、培训机制上作出调整”的工作要求,这也正是我们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弥补我们的不足,缩小我们的差距。
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对资源的配置将更多的依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来实现。就学院来讲,我们长期依附于政府、两委,依靠教委的项目计划。而自身参与竞争,自谋发展的动力不足,能力和水平也不够。当然对这一点要做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政府资源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应该继续利用好这个优势;另一方面,政府资源的倾斜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借口。特别是现在政府职能也在转变,以前做不好不要紧,因为政府依赖你、需要你,可能没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做不好,下一次就不一定给你了,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现在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兄弟高校在做,社会培训机构在做,连中小学自己都在做。在今年的暑期教学工作研讨会上,干训办的同志在发言中说到,在我们学院和一个区县座谈的时候,那个区县正在跟北师大、首师大、华东师大,甚至国外的培训机构或是正在开展、或是正在协商培训项目。我问她那个区县为什么不跟我们教育学院开展合作,以我们多年来与区县的紧密联系和合作经验,区县应该选择我们呀?当时她给了一个答案,说我们正是因为联系的太紧密,缺少了距离美、新鲜感。我认为距离美也好,新鲜感也好,这些缺失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了对我们培训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获得感”一词反复出现。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获得感”,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样,这一目标也适用于干部教师培训。当前有一部分接受我们培训的干部教师,认为培训的收获不大,有时是不得不来,说白了就是缺少“获得感”。没有“获得感”为什么还要接受我们的培训?即使来培训,又有多少是真正自愿过来的?这种感觉是不是也说明了我们教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贡献不够大,或者说没有体现出教育学院应有的价值?所以说这种“获得感”的流失,是我们当前培训工作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增强自身实力,创建自身品牌,真正为校长教师提供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培训,增强他们培训的“获得感”。
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能力还很欠缺。当下,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的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叫“互联网+”,即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相互结合、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虽然这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我们不能掩耳盗铃,不能忽视“互联网+”对于教育行业的渗透。现在很多社会培训机构,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投入热情是相当大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各种在线教育、大数据库的建立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这一点上,必须承认,我们的反应是落后于他们的。当然这与我们的组织机构设置、资金投入、单位性质都有关系。但反观自身,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自欺欺人。不仅是社会机构,政府推动“互联网+”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工作也正在设计和开展之中。暑假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教委的李奕委员就向我们透露了教委正在与中关村的一家企业合作,准备制作一款智能手环,通过手环采集在校生一日的在校生活与基本生理数据,依托这类大数据开展对教育个性化的研究,以更好的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我想虽然单以我们的能力目前还达不到如此规模的投入,但是从“首善标准”的要求来看,至少我们从思想、意识的准备上,要与时俱进,不能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产生的教学模式甚至学校形态的改变,将会成为本世纪教育的最大变革。我们应该努力加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建设,加强研究、加大投入,努力扭转落后局面,努力把教育信息化转变为我们的发展优势和与同行竞争的优势。在我们给教委的工作汇报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培训手段的数字化:建立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建立名师引领的网络研修社区;开发、整合、运用教师学习资源,包括北京数字学校、新东方等社会培训机构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要树立危机意识,将危机意识转化为“前沿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主动接受新事物,迅速形成新能力,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培训创新的新引擎。
外部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内在差距警示我们“不进则退,进慢亦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全院教职工推动学院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在时代发展中,真正实现学院二次创业,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定信心,明确思路,切实推进学院事业的改革创新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在推进学院事业发展中,光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不行的,还要有希望,要看到前进的方向,要有直面挑战的“必胜信心”,有不畏艰难的“责任担当”。
当然这个信心从哪里来呢?
第一个信心来自市委、市政府,以及两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虽然这半年来,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意见,指明了不足。但换个角度看,这些要求也是出于对教育学院的信任,更是对教育学院的期待。这些期待可以从半年来教工委、教委集中对学院进行的调研考察,从领导的讲话中深刻的感受到。要从市教委的角度,加强对教育学院功能定位的研究工作,加强对教育学院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深入思考如何发挥教育学院在干部教师培训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学院需要支持的地方,市教委将争取发改委、财政局、规委一起给予支持。事实上,有些方面的支持工作已经开始落实,从新任教师培训项目的确定,到培训经费定额标准的合理调整;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优质资源引进的支持,到校区功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教师职称结构性调整的支持等等方面。
第二个信心来自学院60多年的发展历史。学院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多次实现转型发展。学院院史馆和60年院庆工作都对这些转型做了介绍,这些转型都是学院紧紧围绕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服务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而进行的。
第三个信心来自我们的队伍,特别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学院有两百六十多位专任教师,应该说绝大部分都是想干实事,想搞出点名堂的。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学院经过60多年历史的积淀,涌现出了不少名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们的很多教师都是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名师,是受到北京乃至全国广大一线干部教师认可的名师。比如,我们有10多位同志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每次提到他们,大家都是竖大拇指的。
我觉得各行各业,无论怎么发展,终归围绕的是一点,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在干部教师培训行业中,培训者的水平就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培训者有水平,我们的培训就有竞争力。在师资力量这方面,我觉得我们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大家都是博士、硕士,学术素养好,理论功底强,都非常有潜力。我们相当数量的中青年教师,在知识学习与理论研究上具有优势。同时,我们拥有丰富的实践沃土,有两委的大力支持,有各区县的长期合作,有众多学校的密切关系,有协同区县创建新优质校的实践平台,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第四个信心来自学院领导班子对学院改革发展形成的共识 。最近一段时间,学院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学院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应该说形成了初步共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确立了“聚焦主业、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线主任在来我院调研时强调,首都基础教育近年来投入很大,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无法满足“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矛盾仍很突出。同时,改革的提速与深化,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校长、教师的不适应,校长的观念转变不过来,教师的能力跟不上,使改革的设计难以真正落实。因此,教育学院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推进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学院首先要现代化。”因此,我们一定要正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发挥改革先锋队、排头兵的作用,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充分利用好各种优势,切实解决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线主任在讲话中也提到,当前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脱离一线的问题,仍然存在着缺乏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管理经验的培训者的问题。我们同样有责任、有义务,以“首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改变现状,真正为一线教师服务、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学院下半年的工作部署,劲松院长在昨天已经讲过,在此我就不再重复了。但是要强调三点提醒大家注意:
一是要明确学院定位和发展方向,抓紧落实学院章程的制定工作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
二是切实推进学院改革。何院长已在工作部署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思路,下学期要开始着手研究并实施。
三是队伍建设。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健全和完善支持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机制,同时要加强学院干部队伍建设。
三、践行“三严三实”,在推进学院改革中,发扬“严”与“实”的作风
当前,中央在全国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上,我曾对照中央文件中三个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查摆了我院处级以上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的几种表现。
对照“严”的标准,主要反映在“严格规矩、严格要求不够,敢抓敢管、顶真碰硬不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不够”三个方面。比如:有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有的学习不够深入,欠缺学以致用的能力,提不出有效的工作思路;有的遵守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不强,作风散漫,离京外出不报告,缺席会议不请假,对重大问题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平淡化,不够严肃认真,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到位。在干部管理中,对党员干部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表扬的多批评的少;有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科学,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格。有的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够强,或来回“踢皮球”,或把“按程序办事”当成挡箭牌,处理事情拖延时间、回避矛盾、不敢担责;还有的境界不是很高,在乎个人名利,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与民争利,等等。
对照“实”的标准,主要反映在“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劲头不够,真抓实干、推进落实不够扎实,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不实”三个方面。比如,在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规律和趋势,研究思考和解决推动干部教师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热点前沿问题,开展高端化、国际化培训,建设“两个高地一个中心”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向市场、聚焦主业、转型发展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烈;学员为本、教师强校的理念树立得还不牢固。比如,虽然学院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但在具体落实上还比较缓慢,创新体制机制、引进高端人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成效还不明显。一些党员干部重部署、轻落实,或者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或者只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或者虎头蛇尾;或者拖拖拉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遇到困难、矛盾绕着走。还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所做工作与群众的所思所盼不够合拍,对教职工长期反映的问题,解决措施不力等等。
通过“三严三实”两个阶段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自查。学院处级以上干部中“不严不实”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院领导班子“谋大势、抓大事”的战略思维能力显著增强,谋事更实了。通过对北京市各区县、各兄弟院校,外省市兄弟院校,知名企业和社会机构,各类培训学员开展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利用学院优势支撑促进中小学发展的作用有待加强;学院的学科建设还很薄弱,信息化水平还较落后,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快,集中攻关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有待加快等等。我们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资源支持、智力支持等,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攻坚克难,为学院事业发展寻找新路径、谋求新突破、注入新活力。顶层设计科学、具体谋划实际、实施措施有力,在全体教职工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其次,学院和二级学院紧密围绕“高端化、国际化”的目标,在培训管理与创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狠抓落实,创业更实了。
上半年,学院层面采取了“突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加大简政放权、加强培训者培训和开展培训者研究”等各项举措。各二级学院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教师教育人文学院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策略,重点探索了 “仪式课程”,并为3个教学系配备了培训工具箱。教师教育数理学院确定了“聚焦学科本质、突出实验特色、立足课堂实践、探讨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水平”的培训思路和原则,开展了《让科学素养点亮课堂》的跨学科主题论坛。校长研修学院确定了“培训模式的适切性、混合式研修、学习共同体建设、温暖而有活力的班级文化”四个年度培训着力点,注重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注重在培训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进行微创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力求使培训更加国际化,深入北京市部分中小学考察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实践应用情况,开展移动学习微讲座。体育与艺术学院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从重点学科建设积淀经验与基础、顶层设计与思路、核心工作与内容、建设路径与举措、预设目标与成果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提出了“创新—从合作开始”的理念,注重国际资源的引进、开发与利用,积极开拓多渠道国际合作领域。学前教育学院召开了合作伙伴会议,影响力初步形成。图书馆启动支持附属学校图书馆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等。
习总书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提供了重要遵循。事实证明,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在推动学院改革发展中,发扬“严”与“实”的作风,意义重大。
我们要继续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严不实”的问题,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在这里,我想就党员干部如何在推动学院改革发展中践行“三严三实”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总书记还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告诫我们要防止“缺钙”,防止得“软骨病”。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时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自己党员身份的第一要求,作为防止腐败的第一武器,作为奋发工作的第一动力。要不断锤炼党性,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更要胸怀“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远大教育理想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充满大爱”的教育情怀。
二要做敢于担当的表率。“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出多大事业。”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是牺牲。要努力锤炼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较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我们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要真正把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盼转化为夙夜在公的职业操守,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
要不断增强敢于担当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善于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要发扬实干作风,古语云:“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意思是只是明白道理,而不付诸于实践,等于没学。领导干部要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儿、甩开膀子的干劲儿、久久为功的韧劲儿,靠实干和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当前正值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的处级干部,更要勤思好学,善于谋划,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争做改革的急先锋。
三要做严以律己的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做“严以律己”的表率,这是立身之本,更是我们谋事、创业的根本保障。现在的社会,诱惑比较多,学院的培训项目多,经费也比较多,在廉政方面,一定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章制度,勿用“小聪明”,不能在金钱面前动 “小九九”,不能在项目中打 “歪主意”,更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捞一把”。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为人处世,长留一份宁静;履职从政,多存一点淡泊。 “严以律己”的另一层意思,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也一样,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要把弊病抓在平时、把问题解决在平时。要勇于自我反省、自我磨砺,做敢于面对批评的人。要在学院的改革工作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深摆细查自身工作中不严不实的问题,查摆工作方法、业务能力的差距,分析为人处事的过失与不足,提高自省自警自励的能力。同时也要敢于“刮痧疗毒”。对查摆的问题、领导同事群众的批评,认真对号入座,从严从实抓实整改。以认真较真的精神,列出单子、排出工期,一步一个脚印地抓问题,一件一件地抓到底。
四要做积极创新的表率。改革就意味着除旧革新,意味着转变观念。现在,招生制度变了,生源变了,教育对象变了,改革带来的转变,正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让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都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我们发挥 “培训者先行”的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实践,研究如何落实改革举措,如何指导学校教师转变观念、升级能力,如何通过培训创新,解决一线教育教学问题,让一线教师通过培训有“获得感”。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奉献的觉悟,要有“创业要实”的作风,要担当起带领大家继往开来,艰苦创新的责任。
五要做服务发展的表率。前面讲了,在学院发展的方向上我们要坚持三个服务,做好这三个服务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希望大家有这样的意识和觉悟。同时,在推进学院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需要增强我们干部的服务意识。目前存在个别“双肩挑”干部重个人业务发展,轻学院管理工作,在处理身份转换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严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这也是服务意识的问题,是谋事不够实,创业不够实的问题。学院的发展需要管理,我们讲高校去行政化,并不等同于去管理。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的是学院整体工作效率的降低,阻碍的是学院改革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强调要以“谋事要实”的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落实,服务学院发展的整体工作,进而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局。
同志们,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将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事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始终。让我们始终以“三严三实”为准则,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为学院事业的发展,为首都教育发展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