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以深化应用促课堂提质增效——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市新教材单元教学实训活动(初中专场)

供稿:教务处 时间:2025-05-29

 

   2025年5月27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用好新教材 落实新课程”北京市新教材单元教学实训活动(初中专场)在北京市三帆中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落地实施,通过“理论解读+实践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为全市中学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专业平台。市教委基教二处(教材处)、学院教务处/培训管理办公室、各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市区级学科教研员、北京教育学院学科专家、三帆中学学科教师以及各区教师代表共计 350 人到场参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闫洁主持本次活动。

  北京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张金秀教授详细解读实训方案,结合前期初中学科教学调研中老师们提出的新教材使用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对新教材单元教学实训方案进行系统性解读,从目标定位到实施细节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她指出,本次展示活动坚持 “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能力导向、资源导向” 原则,不仅提供示范性教学展示,还将集结高质量教学设计等资源,全方位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四级调研员赵以文在讲话中强调,此次实训活动始终围绕和突出一个“实”字,做到了“扎实、真实、坚实”。针对初中新教材呈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构建 “标准引领、资源开发、师资培育、动态评估” 四位一体培训体系;基于调研发现的教师实际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提供可迁移的教学模式、路径和案例;强化市区校三级协同,市级强化统筹推进、专业引领,区级抓实组织实施、创新区域实践,校级聚焦课堂变革,开展校本研修。市教委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新教材培训,争取三年内实现新教材培训全覆盖;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北京教师学习网”共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实施监测,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和教材体系。

  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体育与健康学科分四个会场同步开展实训,各学科以“单元展示课+专家点评”模式,分科目多维度呈现新教材落地的创新实践。

  语文学科展示课在文本细读中培育人文素养,邢璐老师讲授《井冈翠竹》,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悟革命精神;田园老师的《登临诗》单元课,以“意象分析-情感共鸣-文化传承”为主线,带领学生领略诗词意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卫东、北京教育学院朱俊阳两位专家从单元整体性设计、学生思维引导等维度进行深度点评,强调语文教学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

  数学学科展示课将抽象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张东老师以“轮胎置换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徐静老师的“设计窗格图案”课,通过几何图形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黄炜、北京教育学院冯启磊两位专家肯定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建议进一步强化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英语学科展示课围绕外研版七年级下Unit6“Hitting the road”展开。曾雯老师的阅读课通过“Hot and Cool”文本,训练学生信息提取与批判性思维;赵儒雅老师的听说课以“Developing ideas”为情境,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付琦、北京教育学院李慧芳两位专家指出,英语教学应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注重在真实语境中提升综合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展示课充满活力,在运动实践中发展核心素养。李杨老师的“图形跑挑战赛”结合田径运动与几何知识,让学生在奔跑中完成图形绘制;宋雪松老师的“健身南拳”课,带领学生体验武术文化。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周建龙、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郭爱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忠诚、北京教育学院周志勇四位专家强调,体育教学要兼顾技能训练与德育渗透,落实 “健康第一” 理念。

  此次初中专场实训是新教材落地的关键一环,下一步北京教育学院将持续推进市区校三级联动,以新教材使用为契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首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观摩与研讨,对新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落地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将把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