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六十位名师、名校长启新程,领航内蒙教育谱新篇

供稿:教务处 时间:2025-04-15

      由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正式启动。4 月 13 日,60名由各盟市选派的名师、名校长及团队成员代表共140余人参加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晓莺主持,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汶出席并讲话,会议采用线上形式开展。
      名校长培养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吕蕾教授,名师培养项目负责人、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院长王钦忠分别解读项目方案。名校长培养项目将围绕教育变革领导这一主题,通过“领导范式转型”、“变革能力提升”和“关注价值共创”三个方向,通过行动研究,跟岗学习,名校参访等多种形式,在双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一人一案”的指导,助力名校长队伍实现卓越发展。名师项目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涵盖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建设四大模块,采用班级集中学习、学科工作坊、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培训方式,助力学员达成培养目标、产出培训成果。
      学员代表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党委副书记兼校长董双龙在发言中表达了全体学员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北京教育学院的感谢。学员们将以求学共进、协作共进、辐射引领为行动方向,通过深入学习、团队协作和积极实践,为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张晓莺处长结合培养方案,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学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明确目标任务,聚焦教育家的成长方向;二是强化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深化专业发展,攻克教育教学和办学治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抓实核心任务,确保高质量成果产出。她强调,学员们要主动创新、引领示范、奉献基层,为内蒙古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肖汶在讲话中表示,北京教育学院将与内蒙古教育厅紧密协作,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专业培训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批扎根北疆、引领改革的教育领军者。他对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做培根铸魂的大先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二是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探索教育新模式;三是做内蒙古教育改革的引领者,用教育科研破解边疆难题,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开班仪式后进入开班第一课,由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书记、校长郑丹娜团队带来《践行教育家精神:以久久为功做好生命涵育》精彩讲座,她带领学员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她阐述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的生动实践,介绍学校走进心灵的“悄悄话”活动及学校构建的“生命涵育”的课程体系。她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涵育,要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学校德育主任谢冰介绍了学校“教育为本—技术为用”的智慧校园建设,紫金花杯优秀班主任刘宁围绕家校沟通进行了分享。
      开班典礼后,各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
      本项目是北京市教委下达我院的2025年教育支援合作项目之一,教务处将协同各二级院做好导师配备、质量监控,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项目团队将全力做好项目实施,保证成果高质量产出。通过此次培养计划,将辐射带动一批校长、教师,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