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发展动态 首页 > 发展动态

数字化赋能艺术,共创美育新场景 ——学院教师到雅昌艺术中心参观学习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07-04

  为推动艺术教育发展,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7月3日,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学员工作部/教务处组织学院教师赴雅昌艺术中心参观学习。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肖韵竹以及党委学员工作部/教务处负责人,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学校的师生参加学习。

  雅昌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32年来,中心深耕艺术印刷和知识库的打造,已完成故宫博物院120万件文物的扫描工作,并将近120场故宫展览搬到线上展览。中心构建的庞大而系统的数据库,涵盖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其中,《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以高质量、高真实性、品类齐全等优势,通过无限放大细节让观赏者更清晰地感受艺术之美。此外,雅昌还为学生们提供可视化、标准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肖韵竹表示,此次调研旨在为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工作汲取新思路,为美育教育拓展新场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她提到,此前学院组织首都名师名校长走进故宫开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已让老师们深受震撼;此次雅昌艺术中心的数字化展示带来的体验让人耳目一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新的思路,有助于提升学员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

  雅昌艺术中心董事长万捷表示,北京作为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但资源的利用率仍有待提高。通过数字化形式和多种传媒手段,可以将博物馆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全民美育水平。他呼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文化机构加入到博物馆教育的推广中来,共同探索美育教育的新路径,让艺术教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教师马小虎、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分别围绕科技赋能美育创新和博物馆资源的教育化应用分享了学习感受,提出了培训建议。

  学生们在参观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激发了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让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博物馆是一所生动的“第二课堂”,在这里的学习经历将对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双方认为,艺术数字化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育公平和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未来,学院将与雅昌进一步探索合作机制,让艺术教育融入人们生活,提升美育水平,为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